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与经济 > 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新动能

来源:中国发展改革报社 作者:安宁 时间:2023-10-23 11:54:05
导读:   ——访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教授万喆  近日,《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正式发布。从理念到行动,从愿景到

  ——访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教授万喆

  近日,《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正式发布。从理念到行动,从愿景到现实,十年间,这一源自中国的倡议在全球各地结出累累硕果,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

  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大家庭,这一倡议为何能引起广泛共鸣?站在十周年的历史节点上回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有哪些突出特点?第一个十年只是序章,应当如何从新的历史起点再出发?围绕热点话题,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教授、研究员万喆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韧性十足:

  与共建方贸易规模屡创新高

  十年间,我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这一增速既高于同期我国外贸整体增速,也高于同期全球贸易增速。截至2022年底,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达571.3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42.1万个就业岗位,让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

  “经过十年发展,共建‘一带一路’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久发展,已成为开放包容、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国际合作平台和国际社会普遍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万喆说。

  根据世贸组织(WTO)今年10月发布的最新贸易报告,由于2022年四季度开始的全球贸易持续低迷,预计2023年全球货物贸易将仅增长0.8%,大幅低于早前4月所预计的1.7%。

  “但是,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贸易逆势增长,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万喆表示,十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货物贸易规模屡创新高,服务贸易蓬勃发展,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为全球开放合作、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新动能。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2.07万亿美元,较2013年翻了一番。

  万喆介绍,在保持进出口增长的同时,贸易结构也持续优化,其中新能源汽车、机床和家用电器对共建国家的出口增长较快。同期,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口能源产品、农产品也保持较快增长,进口的非资源类产品占比也在逐年增长。

  挑战和机遇:

  更多方面共建是大势所趋

  全球经济活动缩减、大宗商品持续上涨、国际贸易物流受阻、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需求上升……共建“一带一路”面临的国际环境日趋复杂。

  “总体上看,经济全球化大方向没有变,国际格局发展态势对我有利,共建‘一带一路’仍面临重要机遇。”万喆认为,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共建“一带一路”展现出强大韧性与澎湃活力。要以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引领,加强与共建国家的经贸合作,促进商品和要素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中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打造更高水平的开放型世界经济。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加强与共建国家的创新合作,推进数字丝绸之路、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等重点领域建设,打造更具活力的创新型世界经济。以人文交流为基础,加强与共建国家的文化合作,推进教育、科技、旅游、体育等领域交流互鉴,打造更加包容的文明型世界经济。

  同时也要注意到,除了加剧的全球性问题,还有某些国家试图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所谓“替代方案”。比如,2021年,欧盟通过“全球联通欧洲”计划;2022年,美国宣布启动“全球基础设施伙伴关系倡议”。

  对此,万喆分析说,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巨大的缺口,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始终将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作为优先发展方向,搭建了“六廊六路多国多港”设施联通架构,与共建国家持续推进陆、海、天、网“四位一体”互联互通,传统基础设施项目合作扎实推进,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合作亮点纷呈,成功建设了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比雷埃夫斯港等一批标志性项目,为全球互联互通注入新动力。

  据世界银行测算,“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若全部得以实施,到2030年,每年将有望为全球产生1.6万亿美元收益,占全球GDP1.3%,其中90%由伙伴国分享,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受益更多,有望帮助全球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

  “未来,更多国家携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是大势所趋。”因此,万喆认为,美欧全球基建方案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不存在互相替代的问题,相反还有互补性,存在巨大的合作空间。

  夯实平台:

  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要素

  万喆认为,在新征程上,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共同提高中国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资源要素运营配置的能力,重点分为五方面:

  一是夯实平台,让“一带一路”为“双循环”发展提供国际大平台。构建“一带一路”内外联通的战略大走廊,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先导地位,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水平,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

  二是广泛合作。深化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推动各个方面、各路资本形成合力共建“一带一路”。积极欢迎各国金融机构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投融资,鼓励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通过多方参与实现共同受益的目标。

  三是重点区域。要抓住重点区域和国家,使共建“一带一路”更加聚焦中国同周边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周边率先形成通畅的双循环发展格局。推动RCEP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升农产品在贸易、关税等便利化制度安排。

  四是聚焦新发力点。深入发展“丝路电商”,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促进跨境电商发展,推动“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构建数字合作格局。建立稳定的“一带一路”医疗供应链,推动“健康丝绸之路”发展。

  五是风险防范。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安全是发展的前提。要对“一带一路”项目进行政治、经济、债务、生态等方面安全的综合风险防控,有效防范化解共建“一带一路”风险。

责任编辑:石伟

能源在线  京ICP备2023011219号

Top